“种子”释义
“种子”,是生命之源,成长壮大之源,象征着适者生存,适者发展,自强不息,生生不息。
“种子”是生命,也是力量;是收获,也是希望;是幸福,也是成就;是新生的,也是坚强的;是灵动的,也是凝重的;是平凡的,也是伟大的;是历史的,也是未来的。
种子酒起源
种子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“绿色食品”。
种子酒起源于杜康作秫酒。东汉《说文解字》在解释“酒”的栏目中有:杜康作秫酒。秫,高梁,泛指种子。民间相传,杜康是黄帝时代管粮食的官员,因霉粮而被逐出宫廷。他自感未尽职责,遂带霉谷回到家中反复察看,并取深山泉水浸泡霉谷,几经曲折,终于酿成酒浆。
种子酒传承宋代“颍州大曲”
据有关专家论证,古颍州所产白酒用高粱酿造,以大曲发酵,香浓味醇,人称“颍州醇”。北宋颍州进贡朝廷的贡酒——凤曲、银条就属于醇酒,也就是“大曲酒”。
欧阳修、苏轼都担任过颍州的知州,常常驾临颍州西湖欣赏风月,写作诗词,也品尝“秫稻以为酒”、“曲糵以作之”的颍州大曲。
“颍州大曲”靠的是甜甜的水,红红的秫,再加上纯纯的曲,三者协作,缺一不可。
酒者,无水不成。有的用井水,有的用河水。二者相比,河水最佳。颍州,地处中原,由西向东有多条河水流经境内,如淮、沙、颍、汝、涡、淝,还有清河、茨河、润河等等,为颍州大曲提供第一原料。
秫者,颍州的百姓称之为“秫秫”,就是大家都知道的“红高粱”。《颍州府志?食货志?物产》云:“颍地平原旷野……以广为生殖。”“秫”在谷物中名排前列。颍州的农家,喜种秫秫,因为它非但可以作为人们的口粮,“秫面锅巴红芋馍,秫面稀饭打满勺”,是农民的主要饭食,吃的问题解决了;秫还可以作为居家建房的材料,可以扎成椽子作顶,也可以捆成篱笆作墙,住的问题也解决了。所以,酿酒的秫秫是颍州百姓的主要农作物,并不缺乏,且盛产,富余的则可以拿出一部分来酿造颍州大曲。
欧阳修曾说颍州“民淳讼简,水甘土肥”。人民淳朴勤劳,能制出纯曲;水甘,能酿出好酒;土肥,能长出好秫,有此三者,“颍州大曲”自然成为中国的名酒佳酿。
“颍州大曲”自欧阳修那个时代流传下来,生生不息,蕴藉着历代阜阳人的勤劳、智慧和丰富的历史、文化气息,堪称“大成之曲”。到1949年7月,阜阳县酒厂成立时,一直生产“颍州大曲”,并延用传统的“老五甑”工艺。而今,“种子酒”就是宋代“颍州大曲”的再现,是“今胜夕”的传世佳酿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